-
友情链接:
元描述: 深入分析安全好医生上市后的财务表现,关注其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扩张策略和未来挑战,探讨其作为独角兽企业的成长之路和面临的困境。
引言: 作为港股首只上市的独角兽,安全好医生(01833)上市前夕可谓风光无限,揭露出售超购653倍。然而,资本市场的欢呼声很快就被现实的残酷所取代。上市首日破发,股价持续低迷,成交量萎靡不振,这不禁让人思考:安全好医生是否真如其名,能在资本市场上“安全”地成长?
安全好医生:营收增长背后的隐忧
安全好医生上市后,动作不断,展现出极强的扩张野心。从收购众益康,拿到《药品运营许可证》(批发),到收购万家医疗,构建医疗生态系统,再到与Grab合作进军东南亚在线医疗服务,以及入选恒生综合指数等等,安全好医生似乎在用各种手段巩固其在医疗领域的优势地位。
然而,这些动作背后的隐忧不可忽视。虽然安全好医生2018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0.3%至11.23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但其毛利率并没有同步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毛利率下降13.5个百分点,消费医疗服务毛利率也略低于上年同期,这说明安全好医生在高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本控制的巨大压力。
“三费”攀升:扩张背后的代价
安全好医生“三费”攀升尤为显著。销售及营销费用高达4.71亿万元,占总收入42%,远超一般企业。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安全好医生积极进行市场推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广告宣传、佣金支付以及流量获取。
管理费用也大幅增长至3.76亿元,占总收入26.5%。尽管剔除上市支出和员工期权成本,其他行政费用仍高达2.97亿元,这说明安全好医生在扩张过程中,人员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在迅速增加。
家庭医生服务:潜力巨大,但盈利能力待考
“家庭医生”在分级诊疗的背景下日益受到重视,也为安全好医生带来了巨大的营收增长。其家庭医生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1.4%至1.86亿元人民币,但毛利率却下降至43.7%,主要原因是“寿险SLA咨询流量结构占比的上升和自有医疗团队人力成本的添加”。
消费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但盈利模式需探索
安全好医生通过收购和合作,构建了涵盖体检、牙科、医美等领域的消费医疗服务体系。其消费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7.5%至3.46亿元人民币,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然而,消费医疗服务的盈利模式仍需探索。目前,安全好医生主要依靠与保险公司的合作,通过提供体检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来获得收入。但随着竞争加剧,如何提高盈利能力,将成为安全好医生未来发展的关键。
健康商城:高速增长,但盈利能力仍需提升
安全好医生健康商城GMV同比增长130.4%至15.6亿元人民币,收入同比增长302.7%至6.28亿元人民币。这得益于安全好医生与自有保险业务的协同效应,以及健康商城产品销售的快速增长。
但健康商城毛利率仅为10.1%,盈利能力仍需提升。未来,安全好医生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盈利。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安全好医生作为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财盛证券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常见问题解答:
Q:安全好医生为什么股价持续下跌?
A: 安全好医生股价下跌的原因主要包括:
Q:安全好医生未来发展方向如何?
A: 安全好医生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
Q:安全好医生如何提升盈利能力?
A: 安全好医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Q:安全好医生与其他互联网医疗公司相比,优势在哪里?
A: 安全好医生相较其他互联网医疗公司,优势在于:
Q:安全好医生未来面临哪些挑战?
A: 安全好医生未来面临的挑战包括:
结论:
安全好医生作为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安全好医生需要不断创新,提升盈利能力,应对市场竞争,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安全好医生,独角兽,互联网医疗,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扩张策略,挑战,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