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链接:

求职路上屡屡碰壁的人群逐渐找到了归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通过“见习就业区”,先见习再就业;大龄就业困难群体,有年龄跨度大、基本不设限的岗位供选择;其他长期失业人员等求职人群还可根据自身需求获得就业指导及心理疏导……
近日,由上海市就促中心、虹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2024年上海市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虹口区‘就业援助月’”主题活动在中山西路620号成功举办。
该活动为虹口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举措中的重要一步,也为新的一年里即将展开的一系列就业促进民生活动奏响了序曲。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项长期工作。虹口区促进就业中心方面表示,“这项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线下招聘形成关注合力
春季就业专项行动启动
元旦过后,上海市人社局联合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和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五部门共同决定,开展稳岗留工送温暖活动暨2024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
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为主题,重点聚焦长期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大龄就业困难群体、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零就业家庭成员以及各类外来务工人员,旨在做好春节前后劳动者稳岗留工、返岗复工以及企业复工复产的用工保障工作。
“通过精心筛选,我们收集了大量适合各类重点服务群体需求的工作岗位,通过职业指导和人职匹配,尽最大努力帮助求职人员应聘上岗。”虹口区促进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同时通过前期排摸,对那些两节前后存在用工缺口的企业,也希望通过专项行动,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本次招聘会以适合春季就业专项行动重点服务对象岗位需求的中低端岗位为主,同时也包含了技术要求较高的高端工作岗位,以满足不同求职者的需求。“和我们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线下、线上招聘会,能够招聘到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员工,既满足了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又为社区失业人员创造了就业岗位。”相关负责人说。
线下招聘活动,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提供的是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仅能增加应聘成功的机率,也能引导求职者走出家门,了解全面就业市场需求,增加社会活动参与度。
“招聘会能营造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共同关心促进就业的氛围,更好地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关注就业的合力。”据虹口方面介绍,新一轮线下招聘会已在计划当中,“春节之后,我们将继续利用好15分钟就业服务圈,在社区站点开展高频次、小规模的招聘会。”
另外,本次活动现场还设有咨询服务区,为求职者提供职业规划、岗位推荐、心理咨询、简历填写指导等多种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到场求职者们答疑解惑、找到更多的就业选择。同时,线上依托“虹业直播室”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以线上直播带动线下招聘,实现招聘活动线上、线下的同频共振和优势互补。
求职者的困难各有不同
因人施策提供精准支持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各类重点帮扶群体都面临着求职就业的各种困难,但不同的群体又有着不同的成因,促进他们就业的方式、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虹口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在日常的就业促进帮扶工作中与求职者、企业进行细致的沟通,“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来说,他们或在求职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或在职业观念上某种偏差,或是职业技能有待提高,又或需要通过见习积累实践经验。不管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因人施策,对症下药,从不同的角度为他们提供帮助。”
为切实提升青年就业能力,虹口区就业促进中心在市就业促进中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下,努力提升见习基地和见习岗位质量管理。去年以来,虹口区依托辖区内街道就业服务站向外拓展资源,发展多家就业见习基地,不断更新见习岗位。
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现场,特别开设的“就业见习区”安排了虎扑、外滩W酒店、百丽鞋业等5家虹口区优质就业见习基地参会,提供的岗位既招见习学员也可面向全日制社会招聘。
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小莫,财盛证券将一份简历交给了“虎扑体育”。小莫表示,自己是第一次了解到“就业见习”的形式,“作为应届毕业生,还能享受政府提供的生活费补贴,所以就想尝试一下。”
现场还设有“综合招聘区”,来自金融、航运、信息通信、文化餐饮等众多重点产业的43家企业参与,招聘人数达到740余人;“人力资源区”由国投人力资源、上海外服等7家人力资源企业联手打造,带来包括机关单位、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200个以上招聘职位。
其中,外滩W酒店摊位前人头攒动,不仅因其提供见习岗位,还因招聘的年龄范围设在了18-50岁,体现了包容性。外滩W酒店现场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她对一位40多岁的求职者印象深刻。这位求职者是酒店管理专业出身且在20岁后在酒店行业从事多年,后因职业规划改变,在30后离开酒店行业至今。双方经现场沟通后初步达成意向。
招聘人员建议求职者,要做好准备随时投递简历,“勇敢迈出这一步,不要惧怕任何可能到来的结果。你要相信,只要迈出这一步,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并非收入越高就越好
高质量就业要改观念
“今年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完善创业担保贷款、职业培训补贴等稳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精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施灵活就业人员服务保障行动”——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为2024年就业促进工作锚定新目标,上海将进一步优化就业促进工作体系,着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质量就业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需要两方面的努力。”虹口区相关负责人指出,“一方面是企业,招聘的岗位设计,薪资待遇、福利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是个人,个人要想达到高质量就业,需要考虑人职匹配的问题,并不是说收入越高、待遇越好就一定是高质量就业。”
去年,虹口区建立的“乐业虹口”15分钟智慧就业服务圈,成为全市首个国家级就业示范项目。记者从虹口区方面了解到,在就业服务站点工作人员调查、走访、了解服务对象就业意愿、收集招聘岗位信息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接触的很多服务对象中,特别是社区内沉淀的这部分人群,在求职观念上存在着差异,在职业技能上距离我们现在的高质量就业要求有差距。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感觉适合的才是高质量的,即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能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
因此,除了举办招聘会提供岗位之外,也需要为重点人群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宣介、政策解读等服务,通过职业指导以及心理疏导等方式,转变这部分人群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样的岗位对他们来说是适合的,适合他们的现状,同时适合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
另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未来会增加有关求职能力提升的实训营项目,帮助重点帮扶人群了解真实的职场,提高他们对于职场的体验感。对重点人群的帮扶也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合力,比如政策的支持,更大程度促进他们的就业。
虹口方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市人社局、市就业促进中心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级,坚决兜牢重点群体就业,以更高质量的服务,助力重点群体实现理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