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链接:
元描述: 深入分析创业板第一批28家上市公司三年来的表现,揭示高风险背后的真实情况,探讨股价破发、净利润增速放缓等问题,并提供专业见解和数据支持,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创业板市场。
引言: 2009年10月30日,包含特锐德等在内的第一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宣告着中国资本市场新时代的到来。然而,三年过去了,这批“先行者”交出的成绩单却并不尽如人意。11家公司股价破发,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全体增加仅为5%, “高风险”的标签似乎成了创业板的代名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创业板的“落差”?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创业板的未来?
创业板三年:大浪淘沙
创业板成立之初,以其“高成长、高风险”的特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然而,三年后的今天,现实却远比想象更加残酷。28家创业板第一批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公司股价破发,占比高达39.3%。其中,中元华电破发幅度高达48.2%,令人触目惊心。
破发背后:迷雾重重
除了中元华电,破发幅度超过10%的公司还有乐普医疗、特锐德、新宁物流、宝德股份、神州泰岳、立思辰和鼎汉技能等。这些公司的首发上市保荐人分别是信达证券、广发证券、东吴证券、西部证券、中信证券、国海证券和兴业证券,这些券商在选择项目时,是否缺乏足够的尽职调查和风险控制?
净利润增速乏力:创业板的“成长烦恼”
除了股价破发,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增速也令人担忧。WIND统计数据显示,除了金亚科技外,其他27家公司均发布了2012年三季报。27家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完成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同比2011年仅增加了5%,增速远远低于同期上市公司整体水平。
个别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警钟长鸣
更令人担忧的是,27家公司中,有10家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占比高达37.0%,其中鼎汉技能最为典型。鼎汉技能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仅为254.9万元,同比大幅下滑了95.99%。相比之下,2009年上市之前,鼎汉技能2006年至2008年的净利润分别达到了1660.17万元、2012.61万元和2281.85万元,其2009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则达到了2190.15万元。鼎汉技能的“逆袭”无疑为创业板敲响了警钟,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创业板的“成长性”。
创业板:大浪淘沙的必然结果
实际上,第一批28家上市公司的表现,只是整个创业板三年来的一个缩影。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29日,共有355家企业登陆深圳创业板,占同期境内IPO数量的41.8%。到10月29日收盘,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仍有232家处于破发状况,占比高达65%。同时,实盘配资公司查询354家发布了三季报的创业板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完成净利润176.6亿元,同比下滑了5.5%,低于上市公司三季报的整体表现。
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创业板风险
创业板的“高风险”特性,在上市三年后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股价破发、业绩增速放缓乃至下滑,都反映了创业板的投资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应理性看待创业板的风险,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标的。
创业板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创业板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其作为资本市场新兴板块的优势仍然存在。随着创业板的不断发展,其监管机制和市场秩序将逐步规范完善,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如何看待创业板的投资机会?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才能在创业板中找到投资机会?以下几点建议或许可以参考:
常见问题解答
Q1: 创业板投资的风险有哪些?
A1: 创业板投资风险主要包括:
Q2: 如何降低创业板投资风险?
A2: 降低创业板投资风险的方法包括:
Q3: 创业板投资适合哪些投资者?
A3: 创业板投资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例如:
Q4: 创业板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A4: 创业板未来发展趋势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Q5: 如何在创业板中找到投资机会?
A5: 在创业板中找到投资机会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
Q6: 是否应该投资创业板?
A6: 这取决于您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如果您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或者您追求的是稳健的投资回报,那么创业板可能不适合您。但如果您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并希望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那么创业板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结论
创业板作为资本市场的新兴板块,其发展历程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未来,创业板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创业板的风险,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标的。同时,也应该相信,随着创业板的不断发展,其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特别提示: 以上内容僅供參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