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链接:
元描述: A股新股市场遇冷,渝农商行首日破发,浙商银行面临巨大压力,打新收益大幅下降,本文分析新股市场变化,探讨未来打新策略。
A股新股市场遇冷,浙商银行承压:还能闭着眼打新吗?
近段时间,A股新股市场可谓是风云突变,昔日“打新必赚”的景象一去不复返。继重庆农商行(03618)上市首日仅33分钟便打开涨停板后,回A股的“悲情”还在持续。11月11日早盘,渝农商行跌破了7.36元的发行价,正式宣告破发。
这并非个例,近期上市的新股表现都较为疲软,不少新股涨幅收敛,甚至出现首日即开板的情况。科创板更是相继有几只新股破发,如昊海生科、久日新材、容百科技等,打新收益整体显著下滑,进一步冲击了新股市场人气。
新股市场“港股化”趋势明显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A股新股市场的“遇冷”?
1. 市场成熟的标志?
自2016年信用申购制度实施以来,A股上市的新股开市首日都能确定44%的无风险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市场上的“打新热”。然而,相比之下,港股市场的新股破发现已是习以为常。据统计,2018年港股市场的新股破发率为78%,首日破发更是常见。
这其中,以港股上市的银行股为例,2013年上市的重庆银行,IPO首日以6港元的发行价平开后,当天即告“破发”,报于5.98港元。此外,广州农商行、华夏银行、盛京银行等多家银行H股也长期处于破发中,数据显示,上述三家银行发行价依次为5.1港元、2.45港元、7.56港元,到11月11日,三者的股价已分别跌至3.68港元、1.15港元、5.20港元,均处于深度破发状态。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港股市场新股发行的市场化,即发行价贴合其合理估值,一家公司上市之后的价格均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基本面的判断。好公司受到资金追捧,差公司则常年无人问津,最终估值一低再低,上市首日破发也就成了常态。
而从近期的情况来看,A股的新股市场也好像有“港股化”的趋势。
2. 投资者理性回归
这样的趋势并不奇怪,近几年的巨细股灾和各种爆雷事件,让A股市场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或多或少踩过雷,这也进一步推动了A股市场迈向成熟。此外,随着国内股票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已成为重要的参与者,而外资最大的投资特色便是偏爱于成熟稳健的行业龙头,而且往往能跑出十分优异的成果。
这样的投资理念对国内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回归理性。
3. 新股稀缺性下降
另一方面,近来IPO节奏明显加速,已从每周一家的频率逐步增加到每周4家,此外还有科创板IPO也在快马加鞭,这使得新股的稀缺性也被进一步下降,新股爆炒逐步降温。在这个背景下,基本面不佳的渝农商行现在的境况也不意外。
浙商银行承压:压力山大!
看A股的长期趋势,新股的“分化”在不久的将来已不可避免,现在渝农商行的首日“遇冷”或许便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而即将在本周四进行申购的巨无霸——浙商银行(SH:601916),想必压力十分大。
1. 发行价偏高
根据招股说明书,现在浙商银行发行市盈率为9.39倍,线上股票配资门户而到10月18日,A股银行股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是6.91倍。此外,发行价为4.94元/股,计划发行25.5亿股,是渝农商行的近一倍。
2. 与港股价格存在价差
而与浙商银行当时在港股的表现相比,A股的定价同样偏高。到11月11日,浙商银行港股收盘价为4.48元,市盈率为6倍,市净率为0.8倍,与A股浙商银行仍存在价差。
3. 基本面状况一般
假如再看一下浙商银行本身的基本面状况,其各项数据好像也不太有吸引力。
根据招股书,到2019年6月30日,浙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52%、9.89%、13.32%,已满足银保监会的要求。可是与A股其他34家上市银行相比,浙商银行的三项数据排名处于下游。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盈利能力方面的表现则相当不错,今年上半年,浙商银行完成营业收入225.74亿元,同比增长21.39%;完成归母净利润75.28亿元,同比增长16.07%。
但与此同时,浙商银行的资产质量却在下降。2018年6月末至2019年上半年,浙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4%、1.20%、1.37%。
逾期贷款也在增加,到6月末,浙商银行逾期贷款135.84亿元,较上年底增加29.33亿元,其中90天以上逾期贷款98.25亿元,较上年底增加15.1亿元;新增逾期贷款为37.59亿元。
此外,证监会还质疑了浙商银行多个问题:逾期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房地产贷款占比过高;存续的非保本理财中不满足资管新规的金额较大;与包商银行存在一般授信及收据等业务往来;资产利润率接近监管红线;向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转让不良资产。
4. 两次提示风险
现在,浙商银行已两次提示风险。面临渝农商行股价破发以及新股显著降温,现在的新股市场明显已经收到冲击,而现在浙商银行最大的悬念便是上市首日能否以44%的涨幅收盘。
还能闭着眼打新吗?
1. 浙商银行上市首秀或能满意
若从A、H股溢价状况来看,浙商银行现在A股发行价相较于H股股价的溢价率为36%,相比之下,渝农商行的溢价率高达95%,明显高于浙商银行,这或许能在其上市首日给予市场更多的信心,毕竟A股相对于港股长期存在一定溢价已是常态。
因此,预计浙商银行的上市首秀仍然可以满意,但随着投资者逐步理性的投资风格,具体后期股价如何还是要考虑公司本身的基本面状况。
2. 打新需要回归理性
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未来的确不能再采取以往盲目打新的策略,需要综合衡量新股的价值水平、综合衡量新股的估值状况以及发展前景等因素,再考虑是否采取新股打新策略。
新股市场“遇冷”并非偶然,市场逐渐成熟、投资者投资理念转变、新股稀缺性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打新收益下降。
未来,投资者需要更加理性地分析新股的价值,并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做出投资决策。
常见问题解答:
1. 新股市场遇冷是否意味着打新已经不再有收益?
新股市场遇冷并不意味着打新已经没有收益,只是说打新收益不再像以前那样高,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新股。
2. 浙商银行上市首日是否一定能开盘涨停?
浙商银行上市首日能否开盘涨停取决于市场对该公司的预期和投资者的情绪,目前来看,开盘涨停的可能性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3. 未来打新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因素?
未来打新应该重点关注新股的基本面、估值水平、行业发展前景、市场情绪等因素。
4. 如何判断新股的价值?
判断新股的价值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管理水平、行业地位、竞争优势等。
5. 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新股?
投资者应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新股,如果风险偏好较低,可以选择基本面较好、估值合理的公司;如果风险偏好较高,可以选择成长性较好、市场潜力较大的公司。
6. 未来新股市场会如何发展?
未来新股市场会更加理性,高估值、高溢价的现象会逐渐减少,投资者会更加注重新股的价值和基本面。
结论:
A股新股市场已经走过一段时间的“狂热”,现在已经开始回归理性。未来,打新不再是“闭着眼就能赚钱”的投资策略,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地进行选择。只有回归基本面,才能在打新市场中获得稳定的收益。
(编辑:市盈君)